林美,中共黨員,是中國船舶武漢船機海西重機一名工程師。其所工作的港機所綠葉成陰,林美卻為林中一美。自2010年進入公司以來,她勤懇敬業,為人謙遜,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只想作為部門中一顆最普通的星。”然而,她已先后擔任多個項目的鋼結構總體計算負責人,業績不炫而耀。
一、立身此行,致學為基
港口起重機鋼結構計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復雜程度有多難可想而知。本為化工機械并非起重機、結構計算專業出身的她來到港機所卻是一頭扎進了有限元計算的大海,那種無邊無際的感覺曾讓她一度茫然若失,想過放棄卻又不肯服輸。人言立身百行,以學為基,不會就學便是。自此她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書籍買了一本又一本,問題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每一個目標的實現不為驚艷旁人,只為內心的雀躍。
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時,不想迎接她的第一個項目卻不是熟悉的門座式起重機,而是浮吊的結構計算。由于浮吊CCS驗證要求嚴格,有限元參數化建模節點需要排序處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點大,她碰壁了。因為她才剛剛將人機交互建模掌握熟練,面對如此高的參數化建模要求,她感覺自己就像在大海里拼命遨游找到的大陸,登陸后卻發現只是一個孤立的島嶼,興奮的心情霎時變得沉重。最后,不得不求助公司技術中心上海設計院專家幫忙把項目計算書收尾,說不失落那是不可能的。然而首戰失利負疚的感覺并沒有讓她就此消沉,知恥而后勇,更加堅定了她做好有限元分析的決心。
二、直面困難,篤學為本
常言說萬事開頭難,面對困難如何抉擇終將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她說,“做結構受力分析工作,不把以前的自己拍在沙灘上,現在的自己就會被困難拍在沙灘上。”言外之意,直面困難,不斷挑戰自己才是她的信念。從人機交互建模到參數化建模,從手動加載到程序自動加載,如今再也難不倒她了。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此后,公司卸船機科研項目的啟動,給她帶來了絕佳的成長機會。
在此過程中,她不斷總結在浮吊項目中得到的經驗教訓,逐一攻克了比初學時候更多的問題,消化掌握了結構計算中的強度、剛度(靜、動)疲勞、穩定性等計算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編輯出了能夠自動提取疲勞結果、局部穩定性結果的命令流文件,極大地方便了計算結果的后處理。如此順理成章接手了第二個項目—―卸船機項目有限元計算,又是一個新的挑戰,新挑戰難在知識儲備不足、項目節點緊張。為不耽誤后期設計畫圖、方案定制,加班加點是她的常態,作為黨員的她從沒有任何推脫言辭,時間實在不夠就以廠為家。雖然過程艱辛,但是她順利地完成了G209、G226整機鋼結構計算任務。至此,她在有限元計算領域的高度已經讓大多數人望其項背。
三、觸類旁通,善學為要
“我在工作中堅持服從分工,對安排的各項計算工作都會認真負責地去做,從不挑肥揀瘦。因為深知結構受力計算的重要性,一旦疏漏將會可能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巨大損失,因此不論工作大小我都會認認真真完成。”近幾年,她主要負責滾裝發運中的海綁計算,目前已完成多個項目的海運計算工作。由于海況復雜,不安全因素也很多,需要考慮的載荷參數組合也不少,最讓人頭疼的是各種參數經常因為換船,換航線,隨天氣變化而不斷變化,經過反復的實踐鍛煉,如今她可以對海運中的每個工況、每個參數都了如指掌。這就是一技在握,觸類旁通。
而她總是謙遜地說自己學得很慢,可是這幾年來她所創業績在同事眼里卻是穩扎穩打地進步。很認真很負責的她,每當做一個項目的計算負責人時她都要以廠為家一段時間,對每個所負責的海運計算,都做到了對每個工況、每次的海綁參數變動重新進行認真的核算,確保結構及海綁件的安全性,對不能滿足海運強度計算的,積極與船方進行溝通,降低海運參數,使計算滿足要求。
任何辛苦的付出都會獲得回報。她的成長之路著實讓人欽佩,她對待工作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在工作中,她始終把黨員作為第一身份,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緊急時刻豁得出來,以柔弱肩膀挑起結構有限元分析的千斤重擔,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成才。
魯公網安備 37021002001011號